二月二有哪些传统习俗 二月二吃龙食是吃什么

2024-03-11 生活囧事 By:辣囧大神
导读“二月二,龙抬头,大仓满,小仓流。”农历“二月二”,也叫龙头节、龙抬头节等,作为传统节日,它的许多习俗都与“龙”有关。

“二月二,龙抬头,大仓满,小仓流。”农历“二月二”,也叫龙头节、龙抬头节等,作为传统节日,它的许多习俗都与“龙”有关。

比如在这一天,人们通常会去理发,叫做“剃龙头”,图个吉利,至于饮食,春饼或煎饼称“龙鳞饼”,面条叫“龙须面”。

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孟令法告诉中新网记者,“龙抬头”是个以观察天象变化为基础性的民俗节日,自古以来都被视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、驱邪攘灾、纳祥转运的日子。

“龙抬头”为何定在“二月二”?

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还有挑菜节、春龙节、龙头节等名字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,“二月二”早于“龙抬头”出现。

就现有汉文典籍文献来看,作为节日的“二月二”,与唐德宗贞元五年正月设“二月初一”为“中和节”有一定关联。不过,人们出于对赏春的需要,中和节迅速为“二月二”融合。

“龙抬头”何以被用于解释“二月二”?有个说法是,此日恰在惊蛰与春分两个节气之间,而其天文现象则是“角宿”初升,东方苍龙逐渐露出真容,俗即“龙抬头”。

总体来看,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的形成既有中唐新兴节日的影响,亦有春季节气的久远积淀,还有人们对叠数(双数)易识易记及其文化传统的认识。

有哪些吉祥寓意?

“龙抬头”是“二月二”的又一称谓,其吉祥寓意是伴随天象和气候变化,以及相应的节俗活动而来的。就前者而言,因东方苍龙第一宿的“角宿”初升,其期在惊蛰和春分间,意味着龙将担负行云布雨之责,并由此引动万物复苏,农耕顺利以兆丰年。

自中唐以来,“龙抬头”之日人们不仅会出门踏青,还会在此时挑采野菜,《秦中岁时记》中记载:“(长安)曲江采菜,士民游观极盛”。

晚唐及之后的“龙抬头”,又在挑采野菜的同时被赋予“迎富”“送穷”的美好寓意。北宋时,出现一种名为“迎富贵果子”的食物,人们以吃这种食物来祈福迎富。

“龙抬头”的“龙”指什么?

有观点认为,“龙抬头”具有一定的自然崇拜性,但这里的“龙”并不是平常所说的“龙生九子”的龙。

古人通过观察自然天象,发现二十八宿之东方七宿所构成苍龙的第一宿——角宿,在惊蛰和春分间逐渐从地平线升起,认为此时东方苍龙开始觉醒,即将担负起行云布雨,助力谷物生长的责任。

自古以来,“龙抬头”都被视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、驱邪攘灾、纳祥转运的日子。在漫长的岁月里,人们对星宿之龙的形象化创造,也逐渐同民间信俗中的“龙”或“龙王”相融。

节日习俗有哪些?

“二月二”的主要习俗中,很多活动本身就跟农耕生产生活有一定联系。

“龙抬头”所在的“二月二”,又被认为是福德正神即社神,俗称土地神的生日,故在民间有“二月二,拜村社;龙抬头,祈丰收;八月二,祭村堂;龙收尾,送龙归”之说。

其实,社神祭祀自宋代以来就多放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(戊,五行属土),一般也在二月二前后,为了便于记忆或祭祀,人们自宋以降便把社祭活动合并于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之日。

因此,龙抬头所在的二月二成了祭祀土地神以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重要日子,故“二月二”也就有了“土地诞”或“社日节”的称谓。在龙抬头日,人们祭祀社神多会请戏助兴。

在北方地区,有“引田龙”“围粮囤”等习俗。人们认为,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时节,位出惊蛰之期,百虫萌动,疾病易生,而农业病虫害自此开始增多,因而希望借龙之威镇伏百虫,保佑人畜平安,五谷丰登,此即俗谓“引龙伏虫”。

“二月二”为何要理发?

当“龙抬头”之日到来之时,人们不仅祭龙以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还会将自己同“重新升起”的东方苍龙加以类比,以期“从头开始”,焕然一新。

在民间,人们常把此时儿童理发叫剃“喜头”,寓意保佑孩童健康成长,日后能出人头地;成年人在该日理发,则有辞旧迎新,祈求好运,希望新的一年顺心如意之意涵。

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彰显了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的自然天象。正月里的禁忌繁多,正好借“理发”打破这些禁忌,以全新的面貌、抖擞的精神步入春耕,则是人们此时最迫切的努力方向。

为何这些习俗带有“龙”字?

“龙抬头”的各种习俗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人们对龙的崇拜。在“龙抬头”的历时性发展和共时性传播中,“龙”的所指和能指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,逐渐演变成对一切“龙”的崇拜。

自古以来,中国人就对龙这种神秘动物展现出强烈的崇拜心理,“龙抬头”是春耕时节的重要节点,故在此日把不同祭祀行为冠以“龙”名,也就成为普遍做法。

比如“龙抬头”“放龙灯”之俗,意在为龙照明引路,借此表达人们的美好期盼。总之,这些同“龙抬头”之“龙”有机结合的民俗活动,反映了中国悠久的龙崇拜,以及中国人民丰富的创造力。

有啥特色饮食?

“龙抬头”之日的特色饮食多种多样,流传着很多饮食谚语或俗语。如“二月二吃水饺,百病惧龙体外跑”“二月二,吃豆豆,人不害病地丰收”等。

在广大的华北地区,有“二月二,吃龙食”之说,即把该日所吃食物以“龙”命名,如春饼或煎饼称“龙鳞饼”;面条叫“龙须面”。这两种食物在《燕京岁时记》中即有记载。此外,还把水饺称“龙耳”;馄饨或桂圆叫“龙眼”;云吞面为“龙戏珠”等等。

徐州地区有“二月二,炒料豆”的习俗。此处的“料豆”有两种,一是用沙土干炒黄豆,豆熟即可食用;一种是把炒熟的黄豆倒入熬好的白糖浆中继续熬制成块。这种食物土语称“蝎子爪”。给小孩食用,传说可免除蛇虫鼠蚁等“五毒”侵害。

节日主题有哪些?

“龙抬头”的节日主题有一个历时性发展过程,但核心所指一直没有离开农业生产和龙形象崇拜。具体而言,“龙抬头”的节日主题大体可归纳为两个一脉相承的部分。

第一个,即从最初的天象观测及其形象化解读,到祈求农业生产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;第二个是从祭龙拜社后的踏青挑菜到驱虫保健、祈福迎富。

展开全文
猜你感兴趣
独居女子凌晨遭人伸手进窗户求握手:很吓人,是会做噩梦的程度

独居女子凌晨遭人伸手进窗户求握手:很吓人,是会做噩梦的程度

5月12日,浙江衢州,有网友爆料一男子凌晨骚扰独居女子

05-14 0万阅读
女子取24颗胆结石没事盘着玩!

女子取24颗胆结石没事盘着玩!

近日,重庆。29岁王女士患“充满型胆结石”,手术取出

03-28 0万阅读
17岁女孩被急送ICU!医生开出解药:5瓶白酒

17岁女孩被急送ICU!医生开出解药:5瓶白酒

 17岁女孩  误喝下汽车防冻液  出现严重中毒反应

02-19 0万阅读
和姐姐吵架后,姐姐把她手的肌腱给割了。幸运的是,她的脸没有被抓伤。

和姐姐吵架后,姐姐把她手的肌腱给割了。幸运的是,她的脸没有被抓伤。

据视频,12月25日,豫。双胞胎姐妹为琐事争吵,姐姐用

12-26 0万阅读
冬天的至日真的是“冬天的至日”:“钱塘江都结冰了!”触目惊心的画面袭来。

冬天的至日真的是“冬天的至日”:“钱塘江都结冰了!”触目惊心的画面袭来。

12月22日,冬天的至日,真正的冬天的至日。 不少潮人爆

12-22 0万阅读
22岁教师被70岁老人开老头乐撞死:老人违反三项规定负全责。

22岁教师被70岁老人开老头乐撞死:老人违反三项规定负全责。

12月18日,河南南阳。22岁的女教师小婵,刚工作一年。

12-22 0万阅读
小伙子怀疑自己病了一个月,挂了39个医生的电话:其实是疑病惹的祸。

小伙子怀疑自己病了一个月,挂了39个医生的电话:其实是疑病惹的祸。

【苏州某高校学生小杨,最近一个月因害怕生病频繁去医

12-22 0万阅读
女子摆拍给住院婆婆吃泡面,其社交平台账号因违反相关规定被封禁

女子摆拍给住院婆婆吃泡面,其社交平台账号因违反相关规定被封禁

12月16日,根据人们的关注,发布“住院婆婆吃泡面”系

12-18 0万阅读
警方通报湖南一女子被黑狗咬伤

警方通报湖南一女子被黑狗咬伤

12月18日,湘潭市公安局岳塘分局发布通报:2023年12月1

12-18 0万阅读
男子发现浸泡2年药酒的海马海龙是塑料的。

男子发现浸泡2年药酒的海马海龙是塑料的。

12月10日,被中国举报。com那最近广东肇庆一男子称自己

12-11 0万阅读